首页 资讯 正文

机械化装备助力中国北部沙漠治理

体育正文 297 0

机械化装备助力中国北部沙漠治理

机械化装备助力中国北部沙漠治理

4月9日,一台种子绳播种(bōzhǒng)机器人在锡林郭勒盟境内的浑善达克沙地作业。新华社发(长青 摄)  新华社呼和浩特(hūhéhàotè)6月5日电 题:机械化(jīxièhuà)装备助力中国北部沙漠治理 新华社记者(jìzhě)于嘉、哈丽娜 在茫茫的浑善达克沙地上,十多名驾驶员各自操控着沙障(shāzhàng)播种一体机,并排缓缓行驶。这些(zhèxiē)机械在铺设沙障的同时,播下了草籽。不远处,几台多钻头灌木打孔机快速钻出(chū)树苗孔位…… “过去铺设沙障是一道工序,播种草籽是一道工序,需要人工作业两次,如今沙障播种一体机把它们合二为一(héèrwéiyī)。多钻头灌木打孔机代替人工打孔,效率也明显提高。”设备(shèbèi)研发(yánfā)机构、蒙草智能(zhìnéng)装备研究院院长王磊说,利用(lìyòng)这些智能设备,通过“边整地边栽植”的方式,作业效率能达到人工的20倍以上。 这里(zhèlǐ)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正蓝旗桑根达来镇阿拉(ālā)台嘎查治沙项目区。浑善达克沙地总面积5766万亩,被称为距京津地区最近的“大沙盆”,也是“三北”工程(gōngchéng)攻坚战的主战场之一。 据(jù)锡林郭勒盟林草局介绍(jièshào),锡林郭勒盟境内浑善达克沙地面积占总面积的83%,全盟今年着力加大(jiādà)机械化、智能化治沙力度,计划完成沙地治理面积566万亩。 2023年“三北”工程攻坚战全面打响,中国北部加快推进荒漠化防治,取得明显成效。然而(ránér)随着攻坚战的推进,待治理沙区大(dà)多成为更难啃的“硬骨头”,自然条件(tiáojiàn)严酷、治理难度大、地形复杂,传统“人海战术”在效率、成本和(hé)治理规模上难以适应现实需求。 4月9日,一批沙障(shāzhàng)播种一体机在锡林郭勒盟境内的(de)浑善达克沙地作业。新华社发(长青 摄)  中国开始着力以科技创新破解治沙难题,让机械装备(jīxièzhuāngbèi)助力沙漠治理。为(wèi)提升“三北”工程项目机械化水平,2024年底(niándǐ),国家林草(líncǎo)局印发《“三北”工程首批适用林草机械装备目录》,包含沙障铺设、沙地灌草喷播与苗木栽植等五大类28种林草机械装备。 这些机械在2024年内蒙古、甘肃、青海等省份举办的“三北”工程林草机械装备现场(xiànchǎng)演示活动中(zhōng)表现优秀,由国家林草局科技司遴选,供相关单位结合生产(shēngchǎn)实际选择应用。 在防沙(fángshā)治沙技术攻关方面(fāngmiàn),内蒙古2024年(nián)投入1亿余元,以“揭榜挂帅”方式实施15个防沙治沙科技创新攻关项目。目前,智能植树机器人、多功能立体固沙车等装备已推广应用。 在黄河“几字(jǐzì)弯(wān)”攻坚战片区,鄂尔多斯市鄂托克旗乌大沙蒙宁联防联治项目区一片繁忙。由内蒙古锦泰明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生产的(de)无人植树机器人“句芒301”和无人机成为项目区的治沙“明星”。 “句芒(jùmáng)301”集成自主(zìzhǔ)导航、视觉识别等先进技术,5秒可完成一株树苗栽植全流程,而无人机能高空运送种子和沙柳,单机每日作业量达人工的10倍,成本仅为(jǐnwèi)传统人工作业的30%。 在治沙效果监测领域,鄂尔多斯市林草局使用“天空地一体化”智慧体系(tǐxì)。工作人员(gōngzuòrényuán)通过手持终端,实时调取卫星(wèixīng)遥感、无人机航测与地面传感器数据,精准掌握植被覆盖、土壤墒情等动态指标。 内蒙古林草局改革发展(fāzhǎn)和科技产业处处长鲍春生(chūnshēng)表示,自治区将持续加强(jiāqiáng)机械装备推广应用、建立健全机械治沙作业队伍、打通生产(shēngchǎn)与需求通道、加强研发生产等,进一步加大机械治沙覆盖面,全面提高作业效率。 2025年,内蒙古计划完成“三北(sānběi)”工程建设任务5000万亩以上,计划将(jiāng)机械使用率提升至50%以上。
机械化装备助力中国北部沙漠治理

欢迎 发表评论:

评论列表

暂时没有评论
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